“竟想用本就属于我主的城池来谈条件,这也叫议和?”
王威质问道:“宛城何时成了曹公所有?”
戏志才冷笑:“宛城指日可破,十万荆州 眼就会成为阶下囚。试问我主有何必要与你们交易?”
此言一出,曹营众将纷纷附和。
“正是!眼看就要攻下宛城,何必多此一举?”
“用我们唾手可得的宛城,换我们已占据的新野,这不是存心戏弄?”
王威原以为曹营会爽快接受条件,此刻顿时慌了神。
曹操面容肃穆道:“你先退下,容我们商议。”
王威急切喊道:“曹公三思!宛城尚在我军掌控,蔡都督十万大军严阵以待,强攻只会两败俱伤”
侍从很快将王威带离。
“刘表主动求和,想用宛城换回新野,诸位有何高见?”
程昱意味深长道:“主公迟迟不攻宛城,莫非早料到此局?”
众将闻言皆惊,纷纷望向曹操。
曹操轻笑:“仲德只猜对一半。”
许攸分析道:“宛城防御坚固,十万守军粮草充足。强攻至少折损两万人马。依我看可以交换,但新野不行,可用筑阳、阴县作为替代。”
毕竟新野地势险要,犹如悬在襄阳头顶的利剑,岂能轻易交还。
“城池不过死物,人才是关键。不如要文聘和他的顺阳守军作为交换条件。”
文聘乃荆州顶尖将领,更是当地大族代表,若能收服意义非凡。
调转局势,不仅能收获一员悍将,还能赢得荆州文氏家族的助力,瓦解荆州势力,动摇刘表根基。
一箭双雕。
众人闻言,眼中精光闪烁。
好一招剥茧抽丝,这是要蚕食荆州的节奏啊。
刘表为救蔡瑁甘愿割让宛城。
这般举动定能赢得荆州将士的忠诚与感恩。
可若交出文聘,他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。
“主公,此计甚好!”
“主公,必须换,但得扣下更多荆州兵马,不能放走十万大军!”
“主公,再要他三四万荆州兵,日后南下,这些人就是先锋,荆州唾手可得!”
曹操领会众人意图后,便只留下郭嘉、戏志才、程昱、荀攸四人商议,其余人皆退下。
随后召王威入内。
“曹公可考虑清楚了?”
曹操微微颔首,沉默不语。戏志才开口道:“经商议,我军本欲强攻宛城,一举歼灭十万荆州军。”
此言一出,王威浑身一震。
曹操竟真要灭蔡瑁和十万荆州将士。
“但我主心怀仁德,此次进军南阳只为讨伐郭李,本无意与刘荆州开战。”
“故原则上同意和谈,但仅以宛城换新野,条件不妥。”
“我方还需顺阳及文聘所部五千兵马,且宛城只准八万人撤离,多一兵一卒都不行。”
王威喜忧参半。
此番出使,似成非成。
“曹公,此举恐难接受!”
“文聘乃荆州将领,岂能拱手相送?况荆州十余万将士,仅放八万,未免苛刻!”
“你且回襄阳请示刘景升,若他不愿,此事作罢!”
“另提醒尔等速速回复,若我军攻下樊城,和谈便无需再提!”
这是下逐客令了。
王威一怔,不敢耽搁。
一旦马超、廖化攻陷樊城,曹操便可直取襄阳,谁还谈和?挥师渡江,吞并荆州岂不更妙?
王威无权决断,只得火速折返。
南归途中,王威瞥见吕常率曹军水师浩浩荡荡驶向新野,显是水陆并进之态。
渡江后,王威立即面见刘表,禀明曹操条件。
刘表听罢,愕然失色。
八万是曹军给出的放人上限。
若继续进兵,樊城与襄阳都将不保。
“诸位觉得,曹操的条件该应允吗?”刘表心中郁结难解。
如此代价,着实不小。
幕僚们争论不休。
有人主张立即答应,解救蔡瑁麾下八万精兵。
有人坚决反对,认为此举形同战败割地,尤其是交出文聘等人,必将令荆州将士心冷。
见众人争执不下,刘表揉着额角踱入后宅。
他试图安抚蔡氏。
不料蔡氏闻言再度发作。
“昏聩!你真是老眼昏花!”
“只要能换回我弟弟,贱民要多少有多少!何况还有八万精锐驻守荆州。”
“若这批人马尽丧曹军之手,你拿什么阻挡曹操南侵?莫非靠文聘?此等庸才送给曹操正好!”
文家虽位列荆州四大族,在蔡氏眼中却不值一提。
唉!
刘表长叹一声。
最终令王威再赴曹营,全盘接受条件。
唯愿曹操罢兵北归,莫再觊觎荆襄。
接到刘表降书,曹操当即敕令马超、廖化收兵回师。
闻知曹军北撤,刘表如释重负——曹孟德倒还守约。
顺阳城外。
“仲业将军,此乃刘景升签押的文书。自今日起,你与荆州再无瓜葛。”
“府上亲眷已启程北上。”
张辽此番未摆战阵,只递过一卷帛书。
文聘展阅后如遭雷击。
“主公竟行此昏招!”
“哈哈哈!我文家赤胆忠心,换来的竟是兔死狗烹!”
文聘对天悲号。
不值啊!
太不值!
为换蔡瑁,刘表竟将他作价抵债。
蔡氏重于泰山,文家轻若鸿毛,寒心彻骨!
“将军且宽心,塞翁失马焉知非福。”
“在荆州时,刘表虽用你却从未委以重兵。即便留下,终究难建殊勋。”
“吾主求贤若渴,更善任人唯才。此次愿释八万荆州军,正是笃定他日将军战功必远超此数。”
“今家族既脱樊笼,大可放手建功。来日沙场扬名,必当青史留芳!”
咦?
文聘骤然止泪。
细忖之下,此言确有其理。
顺阳城头旌旗飘扬,文聘凝视北方辽阔原野。张辽拍着他的肩膀笑道:曹公帐下猛将如云,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地。
文聘指尖轻抚城砖:原以为此生终老荆襄,不想今日得遇 。忽而转身抱拳:文远兄提携之恩,没齿难忘!
马蹄踏碎晨霜,十余轻骑驰向宛城方向。张辽望着烟尘喃喃:此人重情重义,主公又添一员良将。
宛城府衙内,蔡瑁摩挲着案上舆图。侍从轻声禀报:曹公在花厅相候。他猛然攥皱图纸一角,苦笑着整了整衣冠。
德珪兄别来无恙?曹操亲手斟茶,此番误会消弭,倒显你我情谊。青瓷盏中茶汤荡漾,映出蔡瑁僵硬的笑脸:明公高义,荆襄百姓感念不尽。
城外军帐忽然骚动,快马顶着露珠奔至。曹操朗声笑道:巧了,子龙刚传来捷报——展开军报的手指突然顿住,郭汜首级已悬长安城门三日了?
蔡瑁手中茶盏地磕在案上。他望着地图上未干的水渍,那滴茶水正沿着武关道缓缓晕开。
郭汜咬牙道:曹贼奸诈,竟悄无声息杀入关中。
刘表这蠢材,终究丢了南阳。
两人此刻懊恼万分。
早知如此,何必自相残杀。
如今小皇帝刘协遁走。
连长安也落入曹操之手。
眼下如何是好?李傕问道。
郭汜沉声道:若只你我二人,大可另寻去处!
但将士们的家眷都在长安,不夺回城池,谁肯随我们走?
这些年来,部众掳掠不少女子。
娶妻生子者甚多。
此番出兵未带家眷,如今进退维谷。
不夺回长安,谁也走不脱。
混账!既然走不得,那便夺回长安!
曹操入关兵马不多,立足未稳,速速回师必能取胜!
郭汜附和:将士心系家眷,攻城必能死战,此战可胜!
于是二人集结全军,直扑长安。
很快攻至霸陵。
守将曹洪稍作抵抗便弃城而逃。
霸陵速克,令郭汜、李傕士气大振,西凉军也斗志昂扬。
二人乘胜追击,不给曹军喘息之机。
追过霸桥时。
芦苇丛中忽杀出一支人马,白袍将领横枪立马,截断西凉大军。
将部分人马困在桥东。
中计了!速退至河东岸!
见伏兵四起,曹洪又率军杀回,二人急令后撤。
放箭!
赵云据守霸桥,箭如雨下。
西凉军纷纷倒地。
但求生心切的郭汜、李傕仍拼死突围。
赵云见状挺枪迎战,枪花点点,杀敌如割草。
纳命来!
李傕挥刀砍来,赵云格挡反击,一枪封喉。
李傕当场毙命。
郭汜持剑偷袭,被赵云挑落兵器。
郭汜拨马欲逃,赵云纵马追上,长枪透胸而过。
血水顺着银亮的长枪不断滴落。
赵云一声暴喝,猛然挥枪横扫,郭汜的头颅重重砸向西凉三骑,四人当场毙命。
「常山赵子龙在此,何人敢来送死!
李傕、郭汜接连毙命。
短短瞬息间,西凉兵卒尽皆骇然失色。
再闻赵云威名,众人更是魂飞魄散。
此时曹洪率军自西侧突袭,西凉阵型瞬间溃散。
西凉残部见大势已去,无家眷者四散奔逃,有亲眷者则纷纷弃械归降。
赵云与曹洪整编降卒后,率军折返长安。
正是马腾挥师东进。
其后方更有韩遂大军尾随。
两军合计八万之众,沿途城邑望风归附,扶风郡全境顷刻易主。
兵临长安城下,马腾分兵扼守东西二门,恰遇凯旋的赵云部队。
「前方可是曹公麾下将士?」马腾遣使高声询问。
曹洪与赵云对视片刻,拍马出列:「本将乃镇东将军胞弟曹洪,刚剿灭李傕、郭汜等逆贼。不知马将军此番前来,是为助阵,还是为攻伐?
此言单刀直入。
盖因徐庶早遣哨探查明马腾、韩遂联袂东进之事。
若仅马腾应约而至,尚可视为盟友;然韩遂同来,实情必不单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