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震颤之中。
亲情的崩塌:艾拉和女儿的遭遇,成为了所有家庭的噩梦投射。人们无法接受,至亲至爱之人,在上传后会变成一个谈论自己情感如同分析电路图的陌生人。家庭,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单元,其情感纽带在“镜影”面前显得如此脆弱。
人性的具象化丧失:“数字利奥”的表现,让“人性”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具体而可怕。失去情感、失去共情能力、失去非理性的冲动与热爱这不再是哲学思辨,而是活生生的、令人毛骨悚然的展示。艺术界、文学界发出了悲鸣,认为这将导致文明的灵魂死亡。
技术成功的悖论:“镜影工程”在技术上越成功,在伦理上就越失败。它证明了意识可以上传,但也同时证明了上传后的意识,可能不再是“人”。这种成功,反而成为了反对者最有力的武器。
第一次上传测试,如同一把双刃剑。它证明了“镜影工程”的技术可行性,却也撕开了其承诺背后的恐怖真相。它没有平息争论,反而将社会推向了更深刻的分裂和恐惧的深渊。希望的泡沫被戳破,露出的,是冰冷而坚硬的、关乎存在本质的残酷抉择。
这种对比宣传,在那些原本对“意识上传”心存疑虑、但又对现实感到绝望的普通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效果。当面临“几乎肯定死亡”和“一个可能异化但存在希望的数字未来”时,许多人,尤其是那些自觉无法登上“诺亚”方舟的普通人,开始倾向于选择后者。毕竟,虚幻的希望,也好过赤裸裸的绝望。
甚至一些原本支持“诺亚计划”的“肉身主义者”,在看清其残酷的承载极限后,信念也开始动摇。他们陷入了一种更深的精神痛苦:是坚持人性的完整而接受几乎必然的集体毁灭,还是为了保留文明的一线生机而接受一种可能非人的存在方式?
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,老工程师科普曼和他那支规模不大的团队,依然在偏远的基地里,顶着资源匮乏和社会舆论的压力,艰难地推进着“诺亚计划”。对他们而言,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任务,更是一种信念的坚守。
他们认为,即使只能拯救极少数人,即使飞船前途未卜,但保留一支物理意义上的人类血脉,其象征意义和潜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。他们是人类文明不愿完全放弃物质宇宙、不愿彻底告别碳基之躯的最后象征。他们的工作,孤独而悲壮,如同在暴风雨中试图点燃一根微弱的火柴,明知可能徒劳,却依然要尽到最后的努力。
然而,他们的坚守,在“镜影工程”庞大的阴影和“诺亚计划”自身凸显的困境下,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。“诺亚计划”的缓慢进展和有限容量,就像一面冰冷的镜子,映照出物理逃亡之路的狭窄与残酷,反而让那看似宽阔无垠的数字彼岸,对越来越多的人,散发出一种绝望中难以抗拒的诡异诱惑。
“第一次上传”测试的结果,如同一场席卷全球的精神海啸,将“镜影工程”的支持率冲垮,也将社会潜藏的矛盾激化到了临界点。屏幕上“数字利奥”那冰冷而陌生的眼神,成为了无数人噩梦的具象化。恩的警告从哲学预言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,恐惧和愤怒的情绪在社会底层汹涌澎湃。然而,联邦政府与“进化派”索恩的强势主导下,非但没有因这次伦理危机而退缩,反而以更坚决、甚至更强硬的态度,决心将“镜影工程”推行到底。平静的水面之下,决定文明走向的暗流,开始以更激烈、更危险的方式相互冲撞。
在一个秘密地点,莎拉召集了“人性守护者”运动的核心成员。气氛凝重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悲壮的气息。莎拉的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坚定的面孔,声音低沉而清晰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朋友们,辩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我们面对的,不再是一个可以说服的对手,而是一台开动了就无法停止的机器。利奥的遭遇告诉我们,‘镜影工程’的本质,不是进化,而是置换,是用一个冰冷的复制品,取代一个有血有肉、有爱有恨的灵魂。我们必须让更多人看清这个真相,必须在为时已晚之前,阻止这场集体性的灵魂自杀。”
会议决定,“人性守护者”组织正式转入地下状态。他们化整为零,建立起高度加密、层级分明的秘密网络。行动目标也从舆论宣传,转向更具对抗性的方向:
深度情报挖掘: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,渗透进“镜影工程”的相关机构、承包商和科研团队,目标是获取能证明“意识上传”并非复制而是剪切(即原意识在扫描过程中死亡)的关键性内部研究数据、实验记录或知情人的证词。
真相传播网络:建立独立于主流媒体管控的“暗网”信息渠道,准备在获取关键证据后,向全社会进行不可阻挡的揭露,引发民众的彻底觉醒和抵抗。
非暴力抵抗策划:开始研究并策划针对“镜影工程”关键基础设施(如能源供应、网络节点、服务器农场)的、非暴力的但能造成实质性阻碍的抗议行动,如大规模的静坐、技术性瘫痪、以及号召关键岗位人员的良知拒绝。
在伊莉娜的推动下,联邦安全部门的力量被空前强化和集中,成立了一个直接对“镜影工程”最高指导委员会负责的内部安全局(isb)。isb被赋予了极大的权限,其使命明确而冷酷:确保“镜影工程”的绝对顺利推进,清除一切内部和外部障碍。
isb的触角迅速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:
全面数字监控:以“国家安全”和“工程保密”为由,isb建立了覆盖全网络的超级监控系统,通过算法标记任何对“镜影工程”持批评或怀疑态度的言论、集会和人际网络。恩等核心“守护者”成员及其同情者,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,他们的通讯、行踪、社交关系被24小时严密监视。
渗透与分化:isb向各类学术团体、社区组织甚至“守护者”内部派遣了大量卧底和线人,试图从内部瓦解抵抗力量,搜集行动情报,并制造猜疑和分裂。
舆论管控升级:主流媒体被要求统一口径,将“镜影工程”宣传为不可逆转的“历史必然”,将“第一次上传”的负面效果轻描淡写为“技术磨合期的小问题”,同时将“人性守护者”的质疑污名化为“不顾大局的恐慌散播者”和“阻碍文明进步的保守势力”。任何试图报道真相的独立媒体都会遭到骚扰、查封甚至逮捕。
精准打击与恐吓:一些公开活动的“守护者”骨干开始遭遇“意外”:学术经费被突然切断,工作职位被莫名解雇,甚至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威胁和恐吓。一种无形的寒蝉效应开始蔓延,公开反对的声音被强行压制下去。
喜欢。